排笛 (Pan-flute) 的歷史與發展
排笛是非常古老且具有神秘色彩的樂器,在許多國家的神話故事、歷史背景中都出現過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根據許多國家的歷史文獻記載,排笛存在的時間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音樂史的記載,“蕭”這樂器曾出現於商朝的甲古文,也就是說商朝已開始使用這樂器,而中國樂器對管樂的分類,是以直吹為簫、橫吹為笛來區分,也因此中國大陸至今還是稱呼【排笛Pan-Flute】為【排簫】。
排笛的音色具有空靈、淒美、神秘色彩的特色,筆者在學生時代被排笛獨特的音色所吸引,但始終沒有機會接觸到排笛。近年來排笛已逐漸引起世界各地音樂愛好者的興趣,因此學習吹奏排笛的人口快速的增加,筆者在1998年第一次在中國大陸接觸到這樂器,當時的中國大陸已有一些製作中國竹笛的樂器師傅,也開始嚐試著製作這已失傳已久的中國古老樂器【排簫】,但也因傳統的排蕭體積大且笨重,不容易吹奏節奏較快的曲目,因此大陸所生產的排蕭形狀,已類似歐洲羅馬尼亞的傳統【排笛Pan-Flute】。
經過多年的自我練習與歐洲音樂家交流,並在這些年累積了上百場的演出經驗,及發行了11張專輯後,吸引了許多愛樂者熱烈的回應,想要進一步能夠接觸並學習吹奏排笛,由於市面上所銷售的樂器品質不佳,以及師資的缺乏之故,筆者在台灣推動排笛10多年,在歐洲也取得製造樂器的技術後,2005年正式在台灣製造排笛、訓練師資,並開始著手編寫教材,希望能提供給排笛的愛好者一個學習的管道。
在古代文獻記錄、歷史以及神話故事等的資料記載,無論是文學作品或是口述的記載中,都證明了排笛【Pan-flute】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排笛存在的歷史已超過六千年。儘管排笛精確的起源並不明確,但羅馬詩人歐維德Ovid 在其詩中已提供了有關排笛的線索:
潘神Pan坐在河濱,他注意到蘆葦隨風擺動,發出一種近似哀悼或輓歌式的低吟樂音。由於風已將蘆葦頂部破壞,因此他將蘆葦拔起,把它們切成多段並綁在一起,創造了一項新的樂器,他稱之為西林克斯Syrinx,以紀念他失去的愛情。
雖然如此的解釋屬於希臘神話的編年史,可是類似的故事腳本可能在世界上其他地區一再重複上演。早期人類的好奇心,驅使了人類嘗試用自己的氣息,來達到類似的效果。隨著人類的發展,在中空的管子吹氣而產生聲響之後,排笛也因此產生,併發展出不同材質如:木、骨、陶土、石頭等等。
排笛在初期的形式只有一個音管,在今日仍可在新幾內亞原始土著中找到類似的型式,另外也可找到鷹骨哨笛,這種樂器傳統上取自於鷹的中空翅骨(尺骨),在古代時期北美洲各地的原住民,使用於神聖的祭典當中。
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早期人類對音調差異開始產生認知,因此兩管以上的排笛開始產生,如此一來也激盪了創造發明的火花,因此不同型式的排笛也漸漸地發展出來,如筆直、圓弧、成束、對稱、循環等等形式。
排笛精確的起源地仍是令人困惑的,然而在全球各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的獨立發展史中,排笛卻都有明確的發展,且以不同的型式遍及全球,以下我們分地區來加以研究說明:
首先我們探討希臘,希臘的筆直排笛(西林克斯笛Syrinx)大約早在西元前2500年便已存在,文獻學者也在愛琴海的諸島嶼中發現證據,但排笛在希臘歷史中曾消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在西元前第七世紀時,排笛隨著古希臘帝國的壯大而再度出現。西元前146年,希臘被羅馬征服,但羅馬人之後也採用了多層面的希臘文化,其中也包括西林克斯笛,當時羅馬稱之為奧恩伊斯笛Auenis。古文獻學者在當時羅馬的殖民的阿力西亞(今天的法國)挖掘出一把西林克斯笛、也在西元79年於維蘇威火山爆發後的火山灰廢墟中,保存一幅排笛吹奏者的壁畫。
羅馬詩人歐維德Ovid在他從羅馬被放逐到羅馬的殖民地托米斯Tomis(今日羅馬尼亞境內的康士坦查Constantza)時,在其著作崔斯狄亞Tristia裡面也談論到排笛(西林克斯笛)。
約在同一時期,在中國也有人演奏排笛(在中國被稱為排簫)。排簫在至聖先師孔子時期常被用在宗教典禮儀式,而孔子常被排簫憂鬱之音而感動。
要說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排簫,傳說早在五千年前黃帝時代便已出現。據說黃帝曾派大臣伶倫去採集竹材製排簫,結果竹材長短參差不齊,因此樂器取名為「參差」(指的就是排簫),這就是「參差不齊」的成語由來,但這部份較無實証被挖掘出來。
中國真正挖掘出的實例則出現在十一世紀。在中國河南省洛邑的古墓中發現一批葬禮用品,其中發現兩把鳥骨排簫,每把十三根音管,用絲帶綁成。另外也發現超過四十把的笛簫,這項發現代表了最早在中國發現排簫的證據,其實十三音管的竹排簫也早在戰國時代(約西元前475-221年)在湖北省古墓中被發現,事實上中國排簫有筆直和圓弧的設計,但也有獨特的對稱形狀,以低音長管在中央,音管長度往兩端遞減,這種對稱的排簫是傳說中表徵生命、死亡及復活的火鳥鳳凰的象徵,常用於宗教儀式中。不過,對稱的排簫也在朝鮮半島發現了相反形狀的排簫,即低音長管在兩端,音管長度往中央遞減的。
在東南亞方面,或許最特殊的排笛形式是在越南發現俗稱的循環排笛,當地成為丁德克笛Dding-dek。這種丁德克笛在泰國稱為渥德Wode。其餘在東南亞發現的排笛包括:在越南的孟族Mong以及在泰國東北區域的伊三Isan等地,發現另一種扁平排笛渥德Wod。另外在印尼和大洋洲島嶼,特別是所羅門群島和馬萊他,也發現成束的排笛奧娃拉Au ware和扁平排笛奧娃Au waa。在新海布里地New Hebrides,英國的殖民者詹姆士‧ 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展露他對排笛的興趣。在他1768年的探索航程中,他蒐集了奧娃拉和奧娃排笛。
在非洲方面,今日非洲大陸的東部和中部可以找到筆直形式的排笛諾羅隆貝Ngororombe,在今日的烏干達、馬拉威、莫三比克、以及辛巴威等國,都可發現從兩管到六管不等的排笛。這種諾羅隆貝排笛起源於碩納族Shona,他們曾在西元十三至十五世紀建立非洲的大辛巴威王國。
在印度的西北部屬地,因為接觸印度與希臘兩種文化,特別是在亞歷山大帝軍隊時期造成筆直排笛的發展(可能是承襲自希臘的西林克斯笛)。目前大英博物館也收藏這樣的排笛。
在埃及方面,古埃及的排笛是在普托雷麥茲Ptolemaic時代(西元前332年至30年)出現的,事實上,普托雷麥七世Ptolemy XII在他的時期,吹笛也是法老王的責任之一。
其次來看中東。在中東地區,排笛的出現可能要追溯到古美索布達米亞平原(俗稱肥沃月灣)(當地最早文明可能早在西元前六、七千年前就已開始)。有許多的語言線索把中東歷史和現代羅馬尼亞的排笛吶依Nai連結在一起。這點可從阿拉伯和波斯等文化看出端倪。學者在1720年於波斯地區,發現一張圖,其中描繪一個女人在吹奏圓弧排笛的神情。
在美洲方面,前哥倫比亞文化的排笛被發現大約在西元前兩千年就遍及美洲。這些排笛用較廣泛不同的各種材質來製作,如:蘆葦、竹、骨、黃銅、陶、銀以及金等等。也甚至北至今日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境內都可發現排笛的蹤影。
事實上,遠在西班牙統治之前,或甚至在印加文化興起之前,各種不同形式以及設計的排笛已被使用在美洲當地固有的音樂中、宗教慶典儀式、舞蹈、甚至狩獵中。這些美洲排笛最早源自於古愛瑪拉Aymara文明。但是隨著貿易的路線文明,引發了俄亥俄河山谷、中美洲的馬雅、南美安地斯山的印加以及祕魯的納斯卡文化等等的使用排笛。總的來說,這些美洲排笛典型都是一至三直排,使用竹串和有彈性的繩或線綁起來。美洲排笛家族有以下的幾種代表:安塔拉Antara、西庫Siku (愛瑪拉文明)、三卡Sanka、馬爾他Malta (最常見的吸庫排笛一型)、托佑Toyo (低音西庫)、隆達多爾Rondador等等。特別的是,美洲排笛傳統上只有男性可以吹奏,被稱為西庫吏Sikuri,在西班牙統治之後,詹波Zampo (西班牙語意即笛子吹奏者) 這樣的字眼也被廣泛使用在美洲排笛中。
現在將焦點回到歐洲。在歐洲方面,不同型式的排笛可在希臘人、維京人、法國人、羅馬尼亞人、俄國人等中發現。其中希臘人對附近黑海地區呈現數世紀較強的影響力,可能是在西元前七世紀將西林克斯笛Syrinx 傳給達西安族Dacians (現今羅馬尼亞人的祖先)。維京人則可能是在一次或是多次到東地中海或是黑海西岸的航程中接觸到排笛。在今日的北英格蘭約克地區挖掘出一把十世紀的維京人排笛,也證明排笛在歐洲中古黑暗時代(西元五至十五世紀)也存在著。值得一提的是,維京人的排笛,不像其他排笛都是個別音管組合而成,維京人的排笛是用堅固的一排木頭,一直排挖洞而成。另外在樂器底部挖洞穿線,以方便攜帶。最近在瑞士也發現兩千年前的排笛,同樣是維京人的排笛型式。而在法國中部發現的排笛被認為是承襲自西林克斯笛,也被引進羅馬境內。
至於現代羅馬尼亞的排笛吶依Nai,最早被發現於十六世紀初被用於王族。但在之後的三百年,排笛在羅馬尼亞卻變得稀少,只在農村地區的農奴用之吹奏一些原始音樂。因此當時作曲家和知識份子都不知道排笛。直到1843年,排笛吹奏者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知名的演奏家不超過十三人。但到了1864年,亞歷山大‧約翰‧朱查王子Prince Alexander John Cuza在羅馬尼亞廢除了農奴制度,使得許多新獲自由的排笛演奏家開始出現在羅馬尼亞的都會地區,而且達到驚人的技巧。在當時,排笛變得流行,有時甚至取代小提琴成為最受歡迎的獨奏樂器。排笛的身形在羅馬尼亞此時似乎以達高峰。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時期(1918-1939),這時實際吹奏排笛的人數,又比前一世紀更少。在1945年之前全羅馬尼亞根本找不出16個知名的排笛吹奏者,這項樂器似乎也已絕跡了。但吶依排笛卻在法尼卡‧路卡Fanica Luca身上找到了一線生機。
法尼卡‧路卡在1930年代末期開始在歐洲、美國、以及中東等地漫遊演奏。但諷刺的是,早先法尼卡‧路卡還被他的叔父阻止發展排笛事業。但他仍在1949年成立一排笛學校,並繼續任教到1968 年過世為止。
他的排笛大部分是靠自學,也隨著多年的嘗試和錯誤中學習經驗,而非受過正統的音樂學院派訓練。但儘管他缺乏正統的音樂教育,他還是位出色的教師。他的學生也將排笛介紹到整個西方世界。他的學生中最出名的算是喬爾治‧詹斐爾Gheoghe Zamfir (第一位獲全球極高名聲的排笛演奏家)以及西蒙‧史丹修Simion Stanciu (排笛的帕格尼尼Paganini,也是第一位用排笛演奏古典音樂的演奏家),此外還有其他許多演奏家,這裡暫不詳述。
奇怪的是,排笛並沒有享有它的嫡系樂器管風琴一樣的廣受歡迎。然而,至少排笛已漸漸脫去它原始民俗樂器的形象。最近這些年來,世界知名的錄音大師,如:史汀Sting、馬麗連‧曼森Marilyn Manson等人已發現排笛在流行樂發展的可能性。也有新生代音樂家以印加排笛做為他們音樂主要部分長達二十五年。此外,安地斯的民俗音樂團體也在最近幾十年於全球巡迴演奏,其中最常使用的的排笛稱西庫栗Sikuri。再者,排笛音樂也出現在電影及電視配樂中。甚至在歐洲、美國和亞洲等地,也陸續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學校和協會等機構,整個將排笛發展水平更臻完全之境。
由排笛大師Fanica Luca(圖左),所培養出的2位知名排笛家:
Gheorghe Zamfir(右上) Simion Stanciu(右下)
第一把張中立監製排笛: